农村调研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5 23:37:25
农村调研心得体会

农村调研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调研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调研心得体会1

为扩宽农村工作思路,培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思维,4月9日,梅江区大学生村官们驱车前往长沙镇小密村,就该村特色茶叶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置身千亩茶园,亲身感受小密茶园的规模,听取小密村李昌友书记的情况介绍,我们深深感到,小密村依靠自身优势发展茶叶产业,开辟了村集体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新农村的生产发展,为大学生村官深入思考如何扩宽本村集体经济收入新渠道,实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开发小密茶园的过程中,村“两委”班子成员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是做到“三要三先”。

一.要求发展,先求决心

“人心齐,泰山移”,村两委领导班子是农村发展的核心,是村民致富的牵头人,牵头人是否决心搞经济,促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出路。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小密茶园发展初期,部分村委干部信心不足,工作阻力大,为了坚定村两委班子的决心,李昌友书记耐心开展思想工作,通过举例子、摆数据,最终说服了村委其他干部参与到茶园发展项目中来。领导班子拧成了一股绳,卯足了一股劲,决心发展茶叶加工业。经过村委干部齐心协力,20xx年,总投资200多万元、村委筹资参股50万元的小密茶园有限公司成立了,并且开办了大坑茶叶种植场,注册了茶叶品牌。小密村的集体经济开始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由此我们得到启示,集体经济发展难,最难在“决心”,要求发展,就要先求决心。

二.要寻出路,先寻优势

“细节决定成败”,寻求农村集体经济新发展从哪里切入,靠主观臆断不行,靠盲目上马也不行。村两委班子需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开展深入调研,挖掘本村优势。我们在调研中得知,小密村两委班子选择发展茶叶生产加工项目,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小密村海拔500米,常年雨雾缭绕,自然环境优越,是种茶的“风水宝地”,经过细致入微的调研,茶叶生产项目上马了,由于对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土质环境等因素考虑周到,项目很快步入了轨道,实现了理想的经济收益。由此我们也得到启发,集体经济寻突破需要从细节入手,通过调研寻找优势,顺应天时地利选择发展项目。

三.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市场经济环境中,科学管理和技术利用在农业发展项目中越发重要。在与李书记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小密村的茶园项目并非一帆风顺,在发展的初期,由于不懂技术,缺乏管理,村民们总是瞎忙活:茶叶质量不高、价格低廉。茶叶不好卖,村民致富路子不好迈。后来,在小密村创业青年的指导下,茶园到大埔县、丰顺县等地参观学习当地茶叶生产技术和流程,掌握了梅州茶叶市场的基本情况;同时,茶园专门聘请我市知名茶叶专家江载宝为技术顾问,对茶园和合作农户进行统一指导和管理,对农户进行种茶技能培训。农户开始从种茶“门外汉”到种茶“能手”,脑袋中的种茶知识“富”起来了,茶园效益也明显好转。可见,唯有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利用,集体经济项目的发展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

农村调研心得体会2

XX年10月8日,我拿着兴宁市组织部的介绍信来到新陂镇政府,第四批党政班的龙华师兄接待了我并带我到组织部及书记办公室报到,书记将我安排在党政办进行一个月的调研实习。要熟悉乡镇工作,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对于一个仍在校的大三学生来说,初次体验乡镇工作,有很多的不适应或许会让人觉得一个月又是漫长的。蓦然回首,才发现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个月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早已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基层我体验到了很多在学校未曾学过的东西,真实地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辛酸苦辣,在实践中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乡镇,熟悉了乡镇。

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办公室帮忙做材料,打印复印,会议室的准备,随同办公室的领导参与接待工作等,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地跟随驻村领导下乡,学习驻村领导是如何与工作在群众第一线的村干部们沟通交流的;充分地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下乡去拍摄,为新陂镇的“五联创”工作收集素材,并用图像处理工具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在这段时间里,感觉自己增长了不少见识,感触颇多。总的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事无大小,有付出才有收获

记得刚来到乡镇,师兄就对我说:“年轻人就不要怕做事,更不要怕做小事,哪怕是端茶倒水扫地,只要认真做了都能学到东西,一个人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将来怎么去担当重任。事不要去分大小,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谨记师兄的教导,每天从办公室打扫开始,打印、复印、传真、接待、写材料等,每一件事我都认认真真地去做好,虽然很琐碎很繁忙,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工作赢得了领导及同事们的信任和肯定。

二、平衡心态,宝剑锋从磨砺出

刚接触乡镇生活,或许还有许多的不适应,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比如说乡镇工作的艰辛琐碎、待遇的差强人意等。但是,只要我们平衡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个人得失,基层的磨砺将会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要时刻以梅州人顽强不屈的精神鞭策自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要摆正心态,始终保持理性的思考,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学会在忍耐中坚持,才能在磨砺中炼就宝剑的锋利。

三、敢于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新陂镇实习期间,我一直记着老师曾跟我们强调公文写作的重要性,也见识到了师兄技高一筹的写作能力,刚开始我只是坐在旁边看着师兄写新闻稿,归纳整理全镇的月总结。记得有一次,组织委员问我函的格式怎样,突然之间我不敢确定,只能上网去查查再告诉他。通过这件事之后,我深知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只坐在师兄旁边看是不行的',要敢于去实践。于是我尽量争取机会,从“看”到“协助”再到“独立完成”,一步一步地去实践。

四、坚定信念,实干方能兴梅州

梅州市委组织部创办党政班,目的是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党政战略后备干部,因此我们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成长,而更应该站在发展梅州的高度去审视,坚定扎根梅州的信念,才能真正地造福梅州,振兴梅州。曾听过这么一句话:“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就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能适应。”梅州目前的环境虽然是艰苦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记住实干方能兴梅州,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选调生!

农村调研心得体会3

响应区委、区政府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要求,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积极深入xx村联系点开展调研活动,察民情、体民忧、解民意,力所能及为基层干部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一个月来基层调研,我对我们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下基层,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实际行动。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熟悉群众。干部不能因为基层矛盾多,不愿下去,不敢下去。通过此次调研,我发现群众对党的政策方针是拥护的,意见较大的是政策不落实、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人民群众欢迎并期望领导干部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解决困难和问题。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并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非常必要。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干部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全心全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开拓创新谋发展、坚持不懈抓经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了实事,群众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就会更欢迎我们,更拥护党的决策,心与党会贴得更紧。领导干部下基层,感受百姓生活,体验发展艰辛,是对我最生动、最形象、最直接的教育,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政绩观。同时,还能帮助我进一步读懂基层,读懂农村,为今后的工作和决策打下底子。

农村调研心得体会4

当前,城镇化进度大幅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处于深刻变革关键时期,新思潮、新矛盾逐渐出现,面对挑战,农村宣传信息工作必须先行。做好宣传信息工作,既能为党委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又能为政府各部门拓宽信息渠道,还能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舆论支持,让广大农村群众充分了解党委政府农村发展方略部署,了解农村干部为促进农村全面和谐发展的不懈努力,让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做好宣传信息工作,是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支持农村工作的有效渠道,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需要。农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宣传信息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把握当前工作重点,深入挖掘主题,大力宣传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才能让农村党员干部全面认识工作新任务,让全区人民群众了解农村发展新形势。

首先,要树立信息意识主动采集信息。单位领导要强化宣传意识,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开发信息,及时发现、搜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以及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呼声。在平时工作中要做好影像记录,保留相关文字资料,并及时总结提炼和挖掘,形成精准全面的工作记录和宣传素材。

其次,要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务实求真的精神,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识别和核实,务必做到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反应内容事实确定、资料数据权威有效,坚决杜绝虚假失实信息。突发公共事件按规定就是向上级报送。

再次,要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和保密意识。严格执行信息报送程序规定,领导严把信息稿件质量关,防止失密泄密,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

最后,要努力开发高层次信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甄选典型、突出特色,有意识地开展调研,形成有深度、有层次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农村调研心得体会5

1、要致富,先修路

现场调研真实感觉到“要致富,先修路”的正确性。没有公路,一切物资、产品,靠肩挑手提,运输成本过高,而效率低下,村民真的很难有机会致富。20xx年村里面的公路修通以后,村里面才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养殖产业,公路的修通使得很多产业发展成为可能。而且现场调研直观感觉,靠临道路的农户比较富裕,一些居住在山上的农户经济水平明显偏低。

道路行车对村民村民住宅选择影响更深。原来村民住宅选址,都临近自家田地,而现在都希望可以临近公路,这样购买种子、工具、化肥、农药等都方便许多。

另外现在四岩村与其他村的道路仍然是土路(因为每个村都不愿意出钱),雨天出行十分不便,这种公共部分就应该财政拨款硬化,加强村和村之间物质、信息的流通。

2、某些事项很难收集到准确数据

就建房每平方米毛坯房(预制板)大概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就有收集到很多种答案。询问村支书时,说300——400元钱;村主任给出一个答案砖瓦房280元左右,肯定在300元以内;采访一户村民杨芳明时,说要400多钱。除却修建时间不同,材料涨价等情况,不知道是否存在村干部能够以比较低廉的价钱修建自家住宅,而普通村民却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到底每个人有多少地?跟村民李文孝老人聊天时,他说家里每个人平均只有5分地,而后来村主任说二队土地上户平均每个人有8——9分地,再加上一些没有统计的,实际平均每个人超过1亩。村民往往说的数据偏低,而村上又文字记录,不知道如何能取得真实且准确的数据。在凡事涉及收入的问题上,村民都不愿如实相告,村委也只能按田地估算,数据一定有偏差。

3、村子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村子原名寺岩,后政府登记出错才改成四岩。村子特点到底是什么?如果从收入上来看,应该是养殖业。有一家大型养殖场租用村里面土地,村里面也两家养猪场和一家养鸡场。至少在养殖业这方面,村里面有很成功的经验。

询问村民村子特点时,大家似乎都想不出来。一些老人家会说起,村里面曾经有一座迎真寺和一座东岳庙,当年规划很大,附近村的村民都来这里,烧香祈福,村上曾经很是热闹。可惜都在大炼钢铁时期被毁,无所考证了。20xx村民自发恢复寺庙,规模很小。这次新农村改造,如果可以恢复寺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

《农村调研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